为促进高水平学术交流,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营造潜心科研、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上海交通大学聚焦高层次博士生群体,隆重举办“交·创”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全国高层次博士生学术论坛。
本届论坛以“交叉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为全国优秀博士生搭建一个开放、前沿、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博士生报告规模预计达500名。
一、 论坛主题
交叉创新・引领未来
二、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单位
三、 论坛安排
参加论坛的优秀博士生免除参会费用(含非本校博士生的差旅费、住宿费),并有机会获得优秀报告表彰与奖励。
论坛时间:2025年11月16日——17日
论坛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主会场)、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单位(分会场)
|
论坛日期 |
议程安排 |
|
11月15日(周六) |
报到注册 |
|
11月16日(周日) |
开幕式 |
|
平行论坛(上) |
|
|
11月17日(周一) |
平行论坛(下) |
|
闭幕式 |
四、 参会对象
本校入选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的三年级及以上博士生,鼓励全校优秀博士生报名参与;论坛还将汇聚来自国内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的顶尖博士生代表,同台报告交流,共话创新、共启未来。
五、 论坛设置
本届论坛设立七大版块平行论坛。参会博士生可根据报告主题和科研兴趣自选任一版块的年级小组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
|
序号 |
平行论坛版块 |
学科方向 |
|
1 |
工科1 |
船海、土木、力学、材料、环境等 |
|
2 |
工科2 |
机械、动力、核科学、航空宇航等 |
|
3 |
工科3 |
电气、仪器、电子、信通、控制、计算机、网安、集成电路等 |
|
4 |
理科 |
数学、统计、物理、天文、化学化工、海洋等 |
|
5 |
生命 |
生物、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态、园艺、药学等 |
|
6 |
医学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
|
7 |
交叉 |
交叉领域自由申报 |
六、 报告方式
全体参会博士生均采取口头报告的方式,每名博士生口头报告8分钟+问答交流7分钟。
七、 报名方式
本校博士生由二级培养单位组织报名及推荐(详见学院通知);
外校博士生由所在高校研究生院组织报名及推荐(详见所在高校通知)。
八、 评价方式
本届论坛对博士生学术报告的评价维度、评价依据和评分构成作了创新探索,采用“学生报告”、“专家和参会博士生”综合打分方式,择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九、 投稿要求
1)投稿文章须为本人作为主要完成者的原创性科研论文或高水平综述(已发表/未发表论文均可参与投稿,中英文不限),论文摘要须系统阐述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点等。
2)论文投稿应征得导师同意,不侵权不涉密,文责自负。
主办方会严格遵循学术伦理,保护作者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本届论坛汇报成果不涉及版权转移,不影响作者后期投稿。投稿者应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十、 奖项设置
本届论坛将对评选出的优秀报告进行表彰和奖励。
|
奖 项 |
形 式 |
金 额 |
|
特等奖 |
荣誉证书、奖金 |
10000 元/人 |
|
一等奖 |
荣誉证书、奖金 |
5000 元/人 |
|
二等奖 |
荣誉证书 |
|
十一、 其他事项
本届论坛不收取注册费。论坛组委会将承担参会博士生论坛期间产生的差旅费、住宿费。其他人员如参会期间产生住宿及交通费,请自理。
论坛期间的具体安排及相关信息,详见后续通知,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交大研究生教育。
十二、联系方式
若需进一步咨询,请与论坛筹备组联系,联系方式:
电话021-34207426
邮箱gs.jc@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高层次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办公室
2025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