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调研会顺利召开

2025.09.30 161

为深入落实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要求,推动学科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要,9月26日,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调研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总办公厅二号会议室举行。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任增林、研究生司学科建设处二级调研员李永乐、学位中心评估处处长任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高教处处长杨颉,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上海大学副校长张建华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任超主持。IMG_5638IMG_5693

张兆国对教育部学位中心和研究生司来上海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试点调研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科专业作为推动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因时而变、因势而动。上海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充分地推动“学科重塑”和“能级提升”,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探索学科专业优化新路径,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上贡献力量。IMG_5752

赵震系统介绍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改革试点的整体布局与推进机制。他强调,上海以“服务强贡献”为核心理念,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机制。以“一校一案”为抓手,强化政府引导与高校主体协同,建立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通过就业跟踪与行业分析等手段,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重点布局量子科技、先导材料、智能医学等前沿领域,提升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适应性。IMG_5827图片1图片2

杨颉、张建华、邓涛分别代表上海市教委、上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做经验分享。杨颉从供需对接机制、产业映射分析、协同育人试点等方面介绍了当前举措与成效,并指出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人才需求精准识别、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学改革效能提升等方面持续推进。张建华围绕学科布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等内容,介绍了上海大学的整体思路与阶段性成果,以及下一步深化跨学科协同、加快急需领域布局的工作计划。邓涛从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建设思路及改革举措、预期目标等方面,介绍了上海交大在促进学科交叉、强化育人特色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并阐述了未来优化学科生态、增强服务能力的发展方向。

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学科交叉与未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政策资源支持”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IMG_6124_可牛看图

任增林介绍了教育部对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的有关安排,以及学位中心的工作职责,并高度评价了上海市的先行探索,指出下一步将加强区域间、高校间的交流分享,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经验。IMG_5932_可牛看图

李永乐提出工作要求。他指出,试点工作旨在解决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要探索学科建设的新范式和新路径。面对科技迅猛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国际形势复杂的多重挑战,学科专业调整必须有超前的战略眼光。上海高校应站在“国家维度”和“世界维度”思考学科专业建设,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强化人才培养属性,淡化学科专业固化功能,争创引领性的一流学科。

此次调研会的召开,为上海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国家层面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将进一步推动上海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