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cience
本文的三位共同第一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致远荣誉计划博士生邓罗佳、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吴艺杰,以及转化医学研究院实验师任永永博士,吕晖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在当前海量数据与有限人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DREAM是全球首个可独立完成科学探索全过程的系统,从提出科学问题、撰写分析流程、完成运算到结果验证,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系统通过模块化的智能体协作,自动完成“提问-编码-配置-评判”四大关键科研环节,彻底解放科研人员的重复劳动。
在经典的弗雷明汉心脏研究数据中,DREAM系统展现出超过普通科研人员一万倍的效率,甚至能提前数十年自主发现可被验证的重要医学关联,代表了生物医学AI从“辅助工具”迈向“自主科研主体”的飞跃。
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AI从科研助手迈向科研主体的新阶段,也为构建可持续演化的AI科研系统提供了范式参考,为推动大规模、自动化与自主化科学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路径,让科学家可以自由的探索科学的未知领域。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7066
博士生教育“致远荣誉计划”
邓罗佳入选2020级致远荣誉计划博士生项目,师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吕晖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杨灿副教授,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
致远荣誉计划的特色培养,深刻塑造了她对科研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技术攻坚能力。项目开设的荣誉课程,如《最优化方法》《基础数理统计》《结构生物学》等,不仅为她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更构建了广阔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
前排:邓罗佳 尹明慧 申鹏程 姚思琼
后排:张昱佳 陈宇迪 吕晖 戴家威
相比普通博士项目,致远荣誉计划设有更具挑战的博士资格考核机制,并通过学院年度考核与学部学术汇报联动推进科研进展。这些机制鼓励学生将阶段成果主动“亮相”,并在多场博士生论坛与跨学科研讨中,与不同方向的老师和同学深入交流。邓罗佳也在这样的碰撞中,不断打磨自己的科研思路,将“科研智能化”的构想逐步落地。
此外,项目提供的海外交流与合作机会,让她走出实验室,走向国际学术舞台。通过与全球一流研究团队的接触,她的研究视野与学术格局也得以进一步拓宽。
“思源致远,知行合一。”————在邓罗佳看来,致远荣誉计划不仅是科研之路的助推器,更是一场关于科研理想与学术成长的深度锻造。未来,她也将继续投身科研事业,聚焦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统计建模等方向的交叉研究,探索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更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