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做客大师讲坛

2012.06.07 1783

6月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以“直面挑战——中国的月球探测”为题,与交大学子分享了他的月球探索历程,畅谈中国探月进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生院副院长杨根科出席并致辞。

  赤子情怀 热忱报国

  1952年高中毕业,欧阳自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虽然我家是医药世家,但我还是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因为我一定要为祖国寻找宝藏,支持我们国家工业化建设”欧阳自远回顾自己的求学历程。当时的中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建设亟需资源,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报考了当时国家最需要的地质学专业。

  大学毕业后,欧阳自远参加全国第一次招考副博士研究生并顺利通过。在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学习期间,他的研究依然与矿产有关——研究长江中下游一带铜矿和铁矿的成因。

  欧阳自远一直以满腔的热忱“拼命学习工作”。1961年由于国家需要,他又学习了核物理专业,凭着惊人的毅力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学完三四年级的课程。欧阳自远认为,“一个年轻人能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感觉生命太有意义。”此后,欧阳自远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科研任务。他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不仅储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他后来从事月球探测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月之路 始于陨石

  欧阳自远介绍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前苏联曾掀起了人类探测月球的第一轮高潮。在此期间,美苏两国陆续共发射了一百多个月球探测器。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实现了人类的登月之梦。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探月热情空前高涨。为什么要重视月球探测?欧阳自远认为,月球上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超高真空、无磁场、地质构造稳定的特性,让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月球的探测和研究。

  欧阳自远向在座学生讲述了中国探测月球的艰难历程。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消息令欧阳自远感到震惊,他立刻想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能否利用新技术帮助国家的发展。然而,“当时我们国家技术上还比较落后,不可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们当时没有研究的对象,”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欧阳自远想到了太空来物——陨石。

  “缺乏条件,就从陨石开始研究”欧阳自远说,“我们从1961年研究陨石开始,写了很多书,也发表了不少文章,我们就是要做好准备”。从新疆的铁陨石到出土的商朝武器“钺”,从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吉林陨石到由南极陆续收集的1万多块陨石,欧阳自远与科研同仁协同攻关,准备论证前后历时30多年。1993年,他们向国家递交申请,提出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我们的大量数据全部无偿地提供给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所,一年后也向全世界公布。现在全世界都在用中国的数据。”欧阳自远指出,中国的探月靠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初步构建了我国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获得大量更为清晰和详细的月球表面数据,也为后续的探月工程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队伍。

  殷切寄语 志存高远

  欧阳自远一直把自己的个人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当学生问及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看法时,他对此充满信心,“年轻的一代一定会比我们强”。

  “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欧阳自远看来,科学家要长怀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理想。他相信这是人才辈出的青年一代,“我对你们充满信心,你们要乐观、自信、诚信,这不仅关乎学问,更关乎你们的未来。你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吸纳全人类的各种知识的积淀,我坚信你们大有希望,我们国家也有更光辉灿烂的未来。”

  交大学子向欧阳自远院士赠送了精心制作的真人泥塑雕像纪念品,并请欧阳自远院士为“大师讲坛”留下了纪念手印。

卢思语
杜欣